看过一部电影,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。一个死去的男人被装在棺材里,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,还戴了一顶帽子。当人们把棺材盖盖上,并用长钉子把它和棺材钉死时,他的亲人们一下扑上去,扶着棺木痛哭起来。那是种很真切的疼痛。看的我也有些心惊。
钉钉子的人并没因此停歇,而是继续。把他永远关在棺木里。远离一切。
当他死时,如果身边有人的话,他们一定是痛的死去活来。可那时他的身体还在,还可以看到他的遗容。当他被钉子钉死在棺材里时,这才令人恐惧,这个人将要消失了。突然爆发的痛哭,让人感叹死亡的恐惧。真实的,永久的告别。一个可怕的仪式。
后来在一些文学作品里也看到过类似的情节。就是死的人被下葬的那一刻,活着的人突然自自然然的悲伤感情的流露,流泪,痛不欲生。
我想这都是因为那个熟悉的人,即将被送入另一个灰暗的世界里。由此将阻隔与他的某种实在的交流。他,终于是死了,消失了,看不见了。
生与死真的是一道茫茫的界线。我想,死了之后并不会消失,而是进入另一个世界。对于活着的人来说,是消失,那死亡之后的世界是与生的世界是相阻隔的。没有人可以同时穿越这道界线,生而后死亡,这是规律。生与死也是两种不同介质的存在。任何人抗拒不了。
死亡后,会怎么样呢?这是所有人的秘密。没有人会告诉你答案。只有你自己去体会和感受。
第一次面对死亡是小时候,大概四五岁。那时还住在乡下。死去的是我的太太,也就是父亲的奶奶。还记得大人们说她死时已有九十多岁。
我还记得很多女人围在她的尸体旁,哭丧。年幼的眼睛居然也能看出她们表演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。
其实在农村,丧葬仪式里带有宗教气息和色彩。人们在一整套固定隆重的动作里,扮演着角色。对于一个九十高龄死去的老人,特别悲伤的人大概已经很少了。他们只能做一些应该做的事。比如哭丧。
人都是要死的,悲伤只能是一时。因为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活下去。生活不相信眼泪。
第二次面对死亡是16岁。冬天。我爷爷去世了。那时候,我已经离开乡村10年了。
当我和父亲一起回去的时候,爷爷已经入殓,没有最后见他一面。我倒希望能看看,因为好奇。死亡和生存到底有什么不同?
同样有很多女人在哭丧。记得有我的堂姐和姑姑。还有很多人来吊唁,很热闹。
爷爷后来被埋在祖坟区里。他的身边是两位太太的坟,还有他的兄弟的坟。那儿离村庄很近,村庄上就住着我的叔叔和堂兄弟们。我想爷爷应该是不寂寞的。他的亲人就在周围。无论是活着的还是已经死去的。我为他感到欣慰。
爷爷死的时候也已经八十多岁。他走的很平静。
从那以后没有再面对死亡了。那年奶奶去世的时候,我在上大学。二年级。因为功课很忙,没有回去。这倒是一个遗憾了。
人人都是要死亡的。这是我们唯一的归宿。是否因为这一点就放弃了对理想的追逐?也许你会想,反正人都要一死,不都一样吗?那就错了。你虽然尊重了死,却忽略了生。那是不对的,活着的时候就应该好好活下去。死,要死的坦然。没有遗憾才好。生死是统一的。无法分割。
这些年经常想到的是作家三毛的死。自杀!虽然都是死亡,但却是主观意志的死。自己放弃了生,投向死的怀抱。这种行为是要遭谴责的。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,无论古今,对自杀都是抑制的。
其实身边也有熟悉的人死于自杀。我们这边叫“行死”。
对这些人,人们都是怀着某种怜悯和痛惜的感情。毕竟决定自杀和实施自杀的过程是黑暗的。这是绝望的行为。绝望来自对生活的绝望。像三毛。
不知道他们在死亡之后会去什么地方?他们的灵魂会得到超度吗?生前已经绝望,死去了,在死的世界里会有人关心疼爱吗?
以前我总认为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对的,一个人肉体消亡了一切也就结束了。所谓物质决定意志。哲学教科书上也是这么写的。可随着年纪的增长,发现不对。死去的人,他们的灵魂还是会出现的。出现在身前亲友身边。对于这点,不知马克思该作何解释?
如果我死了,我希望我能够归于尘土,归于江河,归于大海。我不希望我被埋在祖坟区。我渴望溶解在宇宙之中。
好在我还活着。既然活着,就可以倾听自己的心跳,感受血液的流动,还可以胡思乱想,还可以写字,把想的事情写下来,并让别的生命阅读,他们会来告诉我,写的很好。我这才觉得活着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。活着真好。
但我并不恐惧死亡。死亡是永远的沉睡。既然有生,就必然有死。安安静静的死亡何尝不是一种超脱。只是一切自然就好,目前的我会好好过每一天,不会自杀。
我会早睡早起,去晒晒秋日暖暖的太阳,去逛逛喧哗的街市,还会去音像店书店,看看有没有新唱片新书出来。我还会陪父母聊聊天,带邻居家的小孩玩一阵子。高兴的时候我还会唱唱歌。我发现我唱的是《橄榄树》。只是我依然对茫茫的生死很着迷,我会带着敬畏的心情去对待生死。
生死茫茫,茫茫生死。它是一种二重性的存在。你逃避不了也拒绝不了,你若坦然它也奈何不了你。它就存在在你本身生命的存在之中。那就一切自然吧,就如似水流年,就如生命一样的自然。 |